全球特种陶瓷发展历史悠久,研发与工业化生产已经有超过 100 年的时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种陶瓷在全球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美国和欧洲目前是全球主要的特种陶瓷生产国或地区。
国内特种陶瓷研究起步晚于国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重视特种陶瓷的研究,取得了包括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多元氮相图研究等在内的多项成果。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新材料发展,特种陶瓷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目前,我国特种陶瓷技术研究领域广泛,部分理论研究已接近国际主流水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特种陶瓷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
陶瓷分为工业陶瓷和特种陶瓷。特种陶瓷,又称“先进陶瓷”、“精密陶瓷”、“高性能陶瓷”,是指具有特殊力学、物理或化学性能的陶瓷。特种陶瓷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基础原料,以特定比例混配其他化合物,经成型、烧结等工艺制备而成。按照用途的不同,特种陶瓷可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结构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等特性,适用于严苛的环境或工程应用条件,应用领域包括泛半导体设备、耐磨机械、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功能陶瓷主要基于材料的特殊功能,具有电气性能、磁性、生物特性、热敏性和光学特性等特点,在电子、超导、光学、生物、储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游旺盛的需求推动我国特种陶瓷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8-2022年我国特种陶瓷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为7.8%,预计2023年随着技术的成熟及应用领域的拓展,我国特种陶瓷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增速达到9%。2018-2022年随着我国下游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我国特种结构陶瓷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全球增长速度。2018 -2022年我国特种结构陶瓷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为7.5%,预计2023年中国特种结构陶瓷市场规模将突破 220亿元。
特种陶瓷作为在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材料,不仅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的低碳产业,在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推动和培育下,得到了快速的“繁殖”,新材料作已成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是世界上公认的六大高技术领域之一和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中国特种陶瓷市场发展现状分析2023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动新材料发展,特种陶瓷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部分技术理论研究已接近国际主流水平。根据数据,2022年,中国特种陶瓷行业市场规模为922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7.48%,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05亿元;2022年中国特种结构陶瓷市场规模209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1亿元。
特种陶瓷行业门类较多、分类较细,行业内企业最大的风险是技术迭代、技术路线更替,无法满足行业技术发展节奏的风险。国际上,日本、美国、欧洲在特种陶瓷行业发展历史悠久,日本京瓷、日本村田、美国CoorsTek、德国赛琅泰克和法国圣戈班等知名特种陶瓷企业掌握着领先的关键技术与丰富的陶瓷产业批量化生产经验,产品和工艺路线众多,每年投入大量的资源进入研发环节,开展大量的新材料试验和样件试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工艺数据,以便在行业技术变革中能从容应对。国内的特种陶瓷企业,普遍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一般为针对某一项、某一类具体材料进行开发,若遇到行业技术迭代、行业技术路线更替,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在多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绿色复苏的推动下,全球能源结构开始转型,低碳电力成为能源转型重点方向。光伏发电相比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条件更加宽松,应用场景更加广泛,且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光伏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海外部分国家光伏发电已经实现平价上网,因此光伏市场需求激增。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预计未来全球光伏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9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480GW左右。预计2023-2029年期间,我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约120-135GW,到2029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78W。
特种陶瓷行业研究报告中的行业数据分析以权威的国家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在描述行业概貌的同时,对特种陶瓷行业进行细化分析,重点企业状况等。报告中主要运用图表及表格方式,直观地阐明了特种陶瓷行业的经济类型构成、规模构成、经营效益比较、供需状况等,是企业了解行业市场状况必不可少的助手。更多特种陶瓷市场调研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特种陶瓷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