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目前,一款覆盖3000万学生的教育类APP“班级优化大师”在全国部分中小学校应用甚广。这款APP记录学生在校的几乎全部行为表现,并通过加减分对学生进行排名、公开评比,有的学校排名结果还与评先评优挂钩。
孩子中午不午睡,扣分;坐姿不正确,扣分;周一不穿礼仪服,扣分……通过教育类APP“班级优化大师”,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被量化打分,甚至以此为依据进行排名。这样的量化打分真能反映孩子的真实成长情况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有些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简单地量化打分难以客观公正。比如孩子今天学会了尊敬师长、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这些行为又该如何量化打分?报道中显示,同样是孩子中午不午睡,有的老师只扣1分、2分,有的老师却扣10分、20分,毫无客观标准可言。这样的量化只能成为时刻监控学生的工具,给家长尤其是学生带来不少困扰,一些孩子因此产生厌学情绪。此外,该APP有的项目需要付费,既违反了相关规定,也给学生和家长增加了负担。
只见分数不见人,将孩子划成三六九等,是这种教育数字化评价体系的最大弊端。可以说,这类APP不是围绕着人在转,而是围绕着分数排名在转,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评价机制。这种简单、机械的量化打分评价体系,把学校看成了标准化的工厂,把学生当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目的只是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地成长,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化成长。这种量化打分看似简洁高效,但它真有利于孩子成长吗?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吗?恐怕最终不过是培养出一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墨守成规的孩子。
正如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孩子也都是一个独特、鲜活的个体。我们的教育需要做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教育部门应该督促学校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规范教育数字化的应用。学校也应进一步探索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让他们成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文/贾东亮 图/陶小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