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什么中国可以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传统的中医药如何为航天员的健康保驾护航?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改革开放史》课程邀请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许建明研究员为本科生讲授了一堂有学有思、有行有知的“大思政课”,同时拉开了上海中医药大学新一轮“大思政课”改革探索的序幕。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航天业改革开放的背景,理解“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课前,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菊和王敬两位任课教师对学情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学生的疑惑点和兴趣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准备了“预习大礼包”。课上,许建明用丰富的史实、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科学家故事,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再现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学生们还走进运载火箭总装车间,目睹了一枚运载火箭的组装过程。精准的焊接、零缺陷的质量管控以及不断涌现的创新突破,让学生们在震撼之余,纷纷表示要从自身专业出发,助力航天员的身心健康。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陈天佑表示,中医四诊仪已经加入航天试验计划,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来守护航天员的健康,自己立志研发更多的中医仪器和中西医结合技术进行健康监测和身体调理,帮助航天员更快地实现太空和地球的切换,更快地恢复身体的各项机能。2021级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的芦心怡则对如何为航天员们研发出更多美味而富有营养的太空食品进行深入思考。
作为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近年聚焦“名师、名医、名家”引领,建设校内外协同的“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大师资队伍”,聘请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与党建、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学科领域的名师大家,以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等担任思政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兼职教师。同时,还建设校内外协同的“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岐黄大思政课程群”和“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岐黄育人实践基地大课堂”,开设的“岐黄中国思维系列”等思政课程已成为师生心目中的“金课”和中医药行业高校中的“品牌课”,打造的思政课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也受到好评。聚焦“中医药文化+思政”,上海中医药大学还与张江学区11所中小学开展一体化创新实践,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平台。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