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龙啰!”话音一落下,锣鼓、鞭炮声齐发,整座镇墟街灯转而熄灭,忽然擎起的龙头两眼射出亮光,龙身那燃烧的香火随之划破黑夜,一条逾百米长的火龙向着渔镇进发,走街串巷祈福……每逢大年初二,腾飞起舞的草龙、万人空巷的祈福场景,对于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南渔社区街坊来说,是流传数百年的熟悉年味。
往年舞草龙场景。图源:爱大鹏
据了解,南澳“舞草龙”祭海习俗起源于明代,又称“舞火龙”,是南澳疍家渔民为祈求风调雨顺延续至今的年俗。2007年,“舞草龙”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南澳舞草龙传承人何连胜(人称“何叔”)来说,有了“不怕失传”的信心。舞了60余载草龙的何叔笃定,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还要继续舞下去,将这个承载疍家渔民年味的传统习俗传下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百余人撑起136米长龙,祝愿新年开门红
“草龙分为龙珠、龙头、龙身和龙尾,连起来有136米长,要一百多人才能撑起来,光是龙头就有至少40斤重哟!”提起舞草龙,何叔如数家珍。他说,舞草龙仪式的最大特色是在大年初二上山割草,当天完成扎龙、起龙、舞龙和化龙等所有程序,俗称“一天龙”,“大年初二称为‘开年’,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过去,在化完龙后,渔民们才出海捕捞打鱼,祝愿新的一年开门红,祈祷风调雨顺、鱼虾满仓、家庭幸福美满”。
《南澳舞草龙》 李坚强 摄
往年正月初二,何叔都会与几位村民走到几公里外的山坳上,寻找扎草龙要用的剑草,回村后将草放到南渔村东头里临海的天后宫广场上晾晒。剑草柔软便于插香,草龙舞动时香火不容易散落下来。下午四五点左右,吃过团圆饭的村民们便陆续出门,齐聚天后宫扎草龙,并用红绳将每一节草龙串联起来,还把祭祀用的香点燃,插满龙珠、龙头、龙身到龙尾,而龙头的眼睛部位则缀以两支手电筒,夜间舞动时将手电筒点亮,草龙便能平添几分气势。
晚上7时左右,开始“起龙”。号令一下、令旗一挥,百余名队员随之欢呼,锣鼓声、鞭炮声跟着响起,龙头师傅高擎火龙头向着天后庙俯首三拜后,数公里的街灯顿时熄灭。黑暗中,擎起的龙头两眼射出亮光、龙身点燃的香火闪亮,模仿蛟龙追抢宝珠的动作,队员们或矮步移走或踮脚舞动,举着长龙向插满香火的龙珠引导的方向前进,一场“舞龙”大戏就此拉开帷幕。值得一提的是,龙头、龙尾各安排了一套锣鼓队,全体舞龙者合着锣鼓点,踏着八字马步,进三步、停一步地舞动前进,街坊们则穿梭在舞龙队员之间沾福气,许下对来年的美好祝愿,“由于每节剑草之间连接的绳子至少有2米长,大家在草龙底下穿过时,有相对足够的安全距离”。
何叔回忆道,整场舞龙耍下来,用时少为1个钟,多则长达3个钟。舞龙结束后,舞草龙的队伍来到月亮湾广场,上万名男女老少,围住高高的堤坝围栏观看舞草龙的最后一环——化龙仪式。在喧天的锣鼓声中,依次叠放的草龙被点燃,化龙就此拉开序章。这时,鞭炮和烟花齐鸣,大片月亮湾被照亮,人们在欢呼呐喊中许下对新一年的祝福。
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舞草龙传承迎曙光
据介绍,舞草龙是以前的渔民长期在海上生活、习作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草龙拜祭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体现了古老的南渔村民的社祭文化,承载着村民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
“年初二舞草龙,已经成为我们南澳渔民多年来的过年必备,希望这个习俗一直传承下去。”何叔说,自己从十五六岁开始舞草龙,至今已有约60年。作为南澳舞草龙传承人,他想尽己所能,将这份属于南澳疍家渔民的历史记忆刻在当下、留予后人。
往年组织舞草龙期间,尽管村里大大小小会帮忙扎草龙,但要完成整场舞草龙,对体力是个不小的考验,村里真正沉下心来系统学舞草龙的年轻人寥寥无几,这让何叔略感犯愁。直至2007年,“舞草龙”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传统习俗迎来传承发展的曙光。近年来,在大鹏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南澳办事处、南渔社区党委有关单位的协调下,“非遗进校园”活动在辖区不少幼儿园、小学掀起热潮,何叔也有机会让更多孩子认识这项流传了数百年的非遗文化,“这样能让孩子们更系统地学习舞草龙,了解我们这些优秀的传统年俗”。
青少年学习舞草龙。图源:爱大鹏
今年春节,受客观原因影响,社区不得已暂停舞草龙活动。对此,何叔表示理解,也不免有些许感慨。望向月亮湾上即将没入海面的夕阳、港湾里停靠的船只,以及往年“化龙”所在的码头,何叔若有所思,“这项传统(习俗)一定会传下去,不会没落的,新一年也必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采写:南都记者 陈杏花 通讯员 何连胜 郭赞明 郭惠清